22 十一月

台灣茶葉歷史,最早的記錄應為諸羅縣誌(1717年)記載:「台灣中南部地方,海拔八百到五千尺的山地,有野生茶樹,附近居民採其幼芽,簡單加工製造,而作自家飲用。」淡水廳誌中記載:「貓螺山產茶,性極寒,蕃不敢飲。」此為野生茶葉,雖和至今台灣茶並無太大關系,但仍為台灣茶歷史最早之記錄。

目前台灣所栽種茶葉,是約200年前,由中國福建移民所帶來的,製作技術亦多承自福建。可說現代台灣茶,是傳承自中國福建茶系。一開始產製的茶葉,除內銷外,大部份外銷至中國大陸。當時台灣茶葉產製多位於台北,出口港亦位於台北的大稻埕。可說茶葉的出口與產製,無形中也促進台灣北部的發展,使台灣產業重心從南部移至北部。

以下為台灣茶葉重要歷史

清嘉慶年間(1796~1820年):柯朝氏從福建武夷山引進茶種,在今新北市瑞芳區種植,相傳是北部最早種茶之始。

清咸豐乙卯年(1855年):林鳳池從福建引進青心烏龍茶樹,種於南投鹿谷凍頂山,此為台灣烏龍茶之始。

清同治年間(1856年~1875):約翰杜德移進茶苗、提供指導、收購茗茶、設精製廠並外銷。對於台灣茶葉促進有很大幫助。

清光緒年間(1875~1908年):張氏兄弟從安溪引進純種鐵觀音,於木柵山區種植,此即為木柵鐵觀音之始。

日治時期:除了最早從中國大陸引進之茶種,日本人經過多年試驗,選出青心大冇、青心烏龍、大葉烏龍、硬枝紅心為四大茶種,並逐年推廣。日本政府並大力推廣紅茶之產製。到了二戰時期,由於茶園多改種糧食,使茶葉產量減產90%以上。

國民政府時期:早期多推廣紅茶。在70年代因工資上漲,外銷茶多轉為內銷。台灣紅茶產量日減。80年代後台灣茶逐漸走入高山茶,並改以內銷為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