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 六月

茶蟲剋茶農,誰來剋茶蟲?茶葉改良場在楊梅茶園發現,有一種名為黑卵蜂的本土型寄生蜂,可以在茶蠶卵中下蛋、孵化、掠食,能有效降低茶蠶的數量。且黑卵蜂飼養簡單、成本低廉,還兼具生態平衡、環境保護的效果,可望為有機茶園帶來一個新選擇。

茶蠶啃食茶葉 農藥使用問題多

茶蠶是茶園的常見害蟲,主要分布在中低海拔、1000公尺以下的地區,溫度20-27℃是牠們最喜歡的收長環境;而以昆蟲來說,每完成一個「卵-幼蟲-(蛹-)成蟲-產卵」的週期,就完成一個世代,而茶蠶一年可以有3到4個世代,分別為春季第一世代(2-4月)、夏季第二世代(5-7月)、秋季第三、四世代(10-12月),其中5月是茶蠶的繁衍旺季。

由於茶蠶一年世代多,且卵和幼蟲都有群聚的特性,因此很容易「蠶食鯨吞」,將農民的茶葉啃食殆盡;因此防治上,慣行農法中多噴灑像加保扶、大力松等農藥,有機農法則是使用蘇力菌來殺蟲。

但想要兼顧生態,又擔心蘇力菌價格昂貴、負擔不起,茶改場觀察「一物剋一物」的生物性,便想到利用黑卵蜂來剋制茶蠶蟲害。

blog28a

遭茶蠶食盡的茶樹,呈現一種光禿的淒涼景象。(茶葉改良場提供)

黑卵蜂寄生茶蠶 成功率六成

茶葉改良場副研究員曾信光表示,黑卵蜂是一種本土型寄生蜂,體型較一般蜜蜂小許多,但是其生長環境、溫度都和茶蠶疊合;黑卵蜂只要在雌雄交尾後,雌性成蟲會將卵產在茶蠶的卵中,之後寄生蜂幼蟲會在茶蠶卵中孵化、掠食、吸取營養、成蛹,最後成蟲「破卵而出」。

「我們曾在0.1公頃的茶園試驗,發現寄生率最高有六成。」曾信光說,改良場人員曾選定楊梅一處0.1公頃的茶園,在園區四處放置人工飼養、成塊的茶蠶卵,並釋放人工飼養的黑卵蜂寄生;而一般茶蠶卵孵化時呈現黑色,但遭黑卵蜂寄生過的蠶卵是呈現褐色,便由此計算寄生率。

不過他說,有的卵塊會有近100%、完全寄生的狀況,但有的卵塊是10%,目前初步了解是放置卵塊的溫度、環境有所影響,「而且噴灑農藥對黑卵蜂也會有直接性的影響。」

blog28b

經過交尾後,雌性黑卵蜂正在茶蠶卵中產卵寄生。(茶葉改良場提供)

根據茶改場試驗10年多的結果,只要在飼養瓶上方的紗網上塗抹些許「蜂蜜」、並置放些許茶蠶卵,就可以讓黑卵蜂穩定繁殖,一瓶約可飼養100-200隻成蟲;茶農只要藉由計算田園間茶蠶的世代週期,配合人工飼養的黑卵蜂,就可以有效防治蟲害。且成本相較於蘇力菌,明顯低廉許多。

曾信光說,當初在飼養時遇到許多困難,像是不知道要餵食黑卵蜂哪些食材,才能穩定飼養,只能多方嘗試;一度雖然發現蜂蜜可以當飼料,但當時養在玻璃罐中,蜂蜜黏稠的特性也「黏死了不少黑卵蜂,」所以才由茶改場自行設計飼養瓶,並取得專利。

曾信光表示,目前這項技術已經交由台灣農林公司負責,未來也會進行黑卵蜂的藥劑試驗。若試驗結果順利,將可有效控制成本、農藥使用,更兼顧生態環境。

blog28c

由茶改場設計的飼養瓶。(茶葉改良場提供)